发布时间:2025-10-15 18:01:49    次浏览
话说,结党营私在各朝各代都深为忌惮,皇帝老儿才是老大,你们私下里搞帮派都是非法。非组织政治行为比较著名的是“元佑党争”,既有新党旧党之争,旧党又分化为程颐为首的洛党、苏轼为首的蜀党和刘挚为首的朔党等不同的政治派别,互相攻讦,朝政陷入混乱。苏东坡一门拉下水的人最多。且看“苏门一党”怎么遥相呼应,暗中勾结的——蝶恋花(赵令畤)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沈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李三点评:查了下,赵为宋宗室,燕王德昭(赵匡胤次子)玄孙。宋哲宗时,苏轼被贬后,赵因为与苏轼交好受到牵连。后恢复世袭郡王。比较有意思的是,德昭(八贤王原型之一)原为储君候选人,老爹为了锻炼他,开始都不让他当王爷,让他从普通公务员做起。野史与民间传说,都指赵光义用斧头砍死了哥哥赵匡胤。正史当然不见,但留下蛛丝马迹。宋太祖本来选好德昭做接班人,但突然死亡后,赵光义就继位了。后来,德昭被逼自刎,德芳也较早死亡,与赵光义脱不了干系。可叹的是,宋代后面几个皇帝,又回到赵匡胤的谱系中,孝宗、理宗、度宗和宋末三幼主全是德昭的嫡系后代。可见,这世上是平衡的,时间跨度不一而已。蝶恋花(赵令畤)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李三点评:本词意浅,惟双鱼信,代指书信,横波代指秋波,这里学习了。古时有通过鱼腹传书的典故,该是多么遥远的情景(原始部落)及最早的谍报吧,一笑。前词所评 ,还有一处未谈。赵令畤是因为与苏轼交好,入结党罪名。这比较好玩,王安石变法,得罪很多官员,神宗去世,9岁的哲宗赵煦即位,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请注意,这个太后比慈禧更厉害,家世见识无不在慈禧之上)),尽废前法,反对新法的官员也悉数被重用,如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苏辙等,旧党官员上台同时也对新党官员实施了集中政治打击。但高老太后及大臣忽略了年幼的赵煦感受,完全视若无物,甚至还对其私生活进行举报干涉。赵煦对这批旧党官员恨之入骨,高老太后死,赵煦亲政,立即恢复神宗变法,还祭出“绍述”这套手段,也就是组织写作班子对老爹的那套歌功颂德,英明神武之类,实际是对其做法及否定高太后管制提供合法性依据。这一来,又是三十年河东河西,新党官员再又得势,苏轼、秦观、黄庭坚还有我们这位作者等大量支持旧法的官员等因为结党或谤讪罪名贬谪,没有具体罪状,说你是某某一伙的就够了。话说这30多年的来回折腾,搞出了王安石变法,还有司马光退出政治时写出的《资治通鉴》,更整出了书画皇帝宋徽宗,本来没他什么事,他只是哲宗的弟弟,不料哲宗亲政后反抗性太强,日日沉湎于房事,24岁时终致崩殂,惟一的儿子还夭折了。赵佶只能临时登基上阵,要不然中国可能会多一位画花鸟巅峰造极的亲王,而少一位被俘的亡国之君。 这一连串匪夷所思的历史很八卦。但告诉我们三点:一,出来混是要还的,你今天流放别人,十年后别人就流放你。这个规律一直没有失效;二,少年万不可压制,心理成长期的遭遇影响其一生。哲宗与同治遭遇几乎完全一样,好在哲宗还亲政了一把过了回真皇帝瘾,但性的放纵却是难以避免。三、母亲(高太后是祖母)的强势会毁掉儿子的一生。忆少年(晁补之)别历下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李三点评:这位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坐党籍。名气不如秦黄,但詞風幽默清新,游戏风尘。词中人生堪悟颇似东坡。这看来是贬官时离开济南所作。余皆罢了,叙事方法值得一看。《百年孤独》的开篇,“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的时候,奥良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引无数文青竟折腰,一句叙述带出三段时空,且纵横不乱,实在是让在下拜服!晁补之本词,画出两段时空,贬谪现场,狂想回来之时“尽成陈迹”。即便前度刘郎复还来,又如何呢?何况桃花。渔家傲(朱服)小雨织织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李三点评:朱服,这个人做过礼部侍郎(外交部副部长),做过广州太守,最后被贬至兴国军,死在那里。还是获罪与苏轼交好。这苏轼牛啊,说他结党真不是白给的。一帮子人,只要沾上了和他是朋友圈,贬官准没商量。要是他们那时有微信,苏门一党肯定互相点赞。揣度一下,秦观写《阮郎归》“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晁补之点赞说朋友哪在乎朝朝暮暮;黄庭坚贬到黔中写《定风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秦观评“你老兄身体好,我是怎么也赶不上,最近颈椎腰椎全部劳损,真不知道能活到哪天啊”;赵令畤写“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晁冲之评“哪里来的秋波,靓不靓?”;舒禀写“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东阳太守朱服哈哈大笑点评“寄给你江南的名妓都行,何况一枝梅?”老苏写“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做岭南人”,朋友圈黄庭坚点赞,东坡回“一把血淋淋的菜刀”——我在岭南受苦受累故意写得潇洒,给政敌们看看,你还敢点赞?为师真是看走眼了你这只王八犊子!好在这帮家伙谁都没加哲宗、徽宗的微信,不然被贬之后还敢结党?罪加一等!朱服,也该当被贬,他敢拿金龟(唐三品以上高官佩戴金龟标志)换酒。“而今乐事他年泪”又是一语成谶,文人自赏自夸之性格见于一斑。古人录下他的段子,确实发人深省。“朱行中自右史出典数郡。是时年尚少。风采才藻皆秀整。守东阳日,尝作渔家傲春词云云。予以门下士,每或从公。公往往乘醉大言,你曾见我而今乐事他年泪否?盖公自谓好句,故夸之也。予尝心恶之而不敢言。行中(朱服字行中)后历中书舍人,帅番禺,遂得罪,安置于兴国军以死。流落之兆,已见于此词。”大意是,一个做过朱服门客的人记录朱服少年得志,在东阳做太守时写了这首词喝醉了自夸,“你看我乐成这样有泪吗”。门客心里其实非常忌讳这句话,但不敢说。最后,朱服贬死于屯垦部队农场,这个先兆就出现在本词里。【趣味测试】这是马云在一次面试中出的题目,当时只有一个人答对了:据说全球只有1%的人能答对,你看出为什么了吗?如果实在看不出原因的话!关注微信号:aqxw66(←长按复制),回复“五十”,即可知道答案哦!